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胃溃疡、急性胃炎、胃息肉、胃下垂等胃病发作的时候,都会有胃痛的情况。胃疼的病因复杂多样,如何根据胃痛判断属于哪一种胃病呢?
1.慢性胃炎
无规律性胃痛,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,多数位于上腹部、脐周、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,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、严重者为剧烈绞痛。导致胃口差、消化不良,体重下降。
2.十二指肠溃疡
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经常在饥饿的时候出现胃痛,一般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开始胃疼,或者半夜疼醒,吃点东西可以缓解,常有反酸现象。秋冬季节容易发作,疼痛在上腹偏右,有节律。
3.胃溃疡
胃溃疡患者的胃痛一般与吃东西有关,如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。饭后上中腹痛,疼痛有节律性,或有恶心、呕吐、积食感,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了。
4.急性胃炎
急性胃的患者多表现为恶心、呕吐在先,继以腹泻,每日3~5次,甚至连续数10次不等,大便多呈水样,深黄色或带绿色,恶臭,有时还会伴有腹部绞痛、发热、全身酸痛等症状。
5.胃息肉
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。上腹部不适与隐痛是为常见的症状。
6.胃下垂
胃下垂患者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,常于餐后、站立及劳累后加重。明显者有饭后上腹不适,饱胀,伴恶心、嗳气、厌食等症状。
各种胃病虽各有不同,但其临床症状表现大多时候都是一致的,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胃病“认领”的错乱,所以当觉得自己有胃病时,好能去医院检查一下,确认后进行下一步治疗。